
德國汽車芯片供應商英飛凌首席執行官 Jochen Hanebeck 在最近接受日經新聞采訪時表達了他對
半導體自給自足趨勢的看法。據這位首席執行官稱,“完全自給自足”是無法實現的。盡管Hanebeck認為短期內芯片短缺問題將得到改善,但長期來看,汽車電動化和清潔能源驅動的半導體需求增長,仍將導致汽車芯片和功率半導體供應不足。
在采訪中,這位英飛凌首席執行官還觀察到代工廠沒有積極提高非尖端產品的產能,并指出功率半導體行業長期缺乏投資,因為許多公司選擇使用完全折舊的產品量生產的生產線,而不是投入新的資金來建立生產線并損害利潤率。
關于各國政府在建設自主芯片供應鏈上的歷史補貼金額,這位英飛凌首席執行官擔心針對某些行業的產業政策可能會降低供應鏈效率,并提醒政府資金應避免低效的官僚主義和減緩技術創新。

在最近接受德國報紙《法蘭克福匯報》的另一次采訪中,Hanebeck 透露英飛凌準備斥資數十億歐元進行收購,但沒有透露潛在目標。正如這家德國芯片制造商的 2022 年年度報告所指出的,英飛凌的目標是年收入增長超過 10%,高于之前的 9%,以及平均 25% 的部門利潤率,高于英飛凌此前設定的 19% 的目標。被認為“過于保守”。
它還設定了 10 億歐元的流動性目標——作為養老金和或有負債的流動性儲備——此外還分配了至少 10% 的收入,使公司有足夠的現金為業務運營和投資提供資金。
英飛凌推出了自由現金流目標,取代了之前的投資率目標。據該公司稱,根據前端建筑的大量投資調整后的自由現金流應在收入的 10% 至 15% 范圍內——只要英飛凌確保其運營現金流在長期內以更快的速度增長,就可以實現比其投資支出。
年報顯示,英飛凌2021-2022財年營收從110億歐元增至142億歐元,增幅達29%。